专访现代传播创始人邵忠:「媒体艺术家」如何坚守新精英主义内容阵地
“当下,中国都市精英已经从资讯的觅食者,变成了文化的杂食者。”
在谈到当下媒体生态时,现代传播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邵忠如是说。
极速变革的时代,秩序全面洗牌。对于媒体而言,转型阵痛、求索自救在所难免。作为一家创办25年的大型传播集团,现代传播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也面临着Quarter-life crisis(四分之一危机)。尽管有人认为它是裂变时代里“不断下沉的巨轮”,但仍然有人坚信,现代传播能在这一次浪潮中占领文化新高地。
本期全媒派(ID:quanmeipai)带来现代传播邵忠先生的独家专访,看这位“媒体艺术家”如何在新浪潮下重塑文化品位标签,坚守新精英主义内容阵地。
《周末画报》欲转型做深度报道
抵抗内容碎片化消解
作为现代传播旗下杂志常青树,《周末画报》脱胎于传统日报和老式杂志,开创了Paperzine(报纸式杂志)风潮。从1998年至今,以“中国精英、全球视角”为口号的《周末画报》,坚持汇聚国际资讯、嗅探现代趋势,在冷暖流交汇的媒体环境下,走过了20年的历程。
“而今迈步从头越”
在最近一期的《周末画报》,邵忠发表了题为《回望过去,期待明天》的专栏文章。他表示,2018年的《周末画报》将迎来重大转型:“我们将以‘而今迈步从头越’的姿态对《周末画报》以及iWeekly进行颠覆性的革新,以1000期为契机,重新塑造中国精英新时代的文化和品味标签。”
谈及此次创新,邵忠坦言,这样的变化是顺势而为:“现在整个市场环境,包括资讯消费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。市场规模越来越庞大、成熟,如果《周末画报》只是在版面审美上漂漂亮亮的,恐怕跟不上时代了。所以,我们希望自己向更有态度、更有深度的报道风格进行转型,以一个文化潮牌的形式出现,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漂亮的资讯容器。”
一直以来,《周末画报》保持着“中产范儿”的资讯调性,选题上也会兼顾热点。2018年开始的转型,邵忠表示会从内容生产方面进行重大的调整:“以前我们会碎片化地跟热点,现在我们要转换思路,自己打造热点,按照文化、艺术、时尚等版块划分,在年初就把全年重要的选题规划好,花一两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去深度打造内容。”
不追热点的底气何来?邵忠认为,“我们毕竟是20年的媒体,有丰富的编辑经验,应该能够早一年规划好所要发现、所要关注的事情。”而人员安排上,《周末画报》也会让内容生产者走向专业垂直化,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员,而非像从前那样“天南海北什么都去涉猎”。
“现在不缺蜻蜓点水的资讯,而是缺有深度、有态度、有温度的报道。”他连用了三个“度”,来强调《周末画报》的转型决心。
以质胜量,创意撬动合作
在注意力被碎片切割的时代,可以说,大多数人都是内容的杂食动物。
自媒体和平台的崛起改写了市场版图,分食着用户的资讯消费时间。邵忠坦言,包括《周末画报》在内现代传播旗下的媒体,都遇到了量级上的困境。
现代传播集团旗下部分刊物
尽管外界流窜着种种质疑,邵忠仍有所坚持,并不想受困于“量”的流失:“这个世界的逻辑是,你追求量的话,质肯定会多少受影响。要说流量,我们追不过大平台,不能拿我们的短板去比人家的长处。我们想要深耕的是自己的品质,而不是被那些数字困住。”
被问及品牌主是否会质疑媒体的流量和曝光度不够,邵忠很自信:“90%的客户绝对不是因为量的问题来跟我们合作的,是因为我们的品质和创意找过来的。我们跟客户沟通的时候,也不会用量为标准来谈,你如果只想追求曝光量,可以去跟大平台合作。”
的确,在商业合作形式上,现代传播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售卖广告资源位,而会从广告创意的角度帮客户出谋划策,“我们会根据需求帮客户制定创意,综合创意能力,品牌还是蛮认可的。像LV主打旅行概念,我们也会从旅行的角度帮LV策划。”
布局艺术短视频Nowness
汇集全球高端创意拍客
始创于2010年的艺术短视频平台Nowness,在短短几年已成为时尚先锋和文化潮流高地,一批杰出艺术家在此生发创意。迄今为止,Nowness已经三次荣获“互联网界奥斯卡”——威比奖(Webby Award),该奖项是专为优秀网络电影和视频所设立的国际大奖。
拓宽资讯形式版图
2017年4月,现代传播从法国著名奢侈品集团LVMH手中收购了Nowness,持股60%,而LVMH则保留了15%的股份。
邵忠与Dazed Media联合创始人Jefferson Hack
谈及收购原因,邵忠表示:“现代传播想要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,中国人应该要打造出有权威、有创意、有品位的品牌。作为创意短片的规则制定者,Nowness跟我们的理念是非常一致的,现代传播就跟LVMH买了60%的股份。我希望我们本土的原创作品得到更多国际资源的支持,所以,当时我是以合作的概念去看待这场收购的。”
此前,邵忠曾表示现代传播的“现代”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,分别是平面媒体、APP和短视频。他十分本人看好短视频,甚至为Nowness打造了一个与《周末画报》的Paperzine一脉相承的概念,名为Videozine。和整个现代传播希望触达的人群一样,Nowness也希望给都市精英创意人群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内容,以短视频的形式,作为文字与图片之外的补充。
内容生产&未来规划
目前,Nowness由国际团队产出内容,分别来自伦敦、上海、纽约三个城市。据邵忠介绍:“现在Nowness自己拍摄的东西不到10%,90%都是各地的创意人自己送作品过来,让我们挑选。全世界每天超过200条视频会送到我们这里,Nowness就像视频平台一样。”
谈到Nowness在18年的全新规划,邵忠表示,今年会上线由波兰团队打造的全新APP,将有别具一格的呈现方式。
目前中国的短视频领域,垂直化的品类如美食、美妆、搞笑等领域跑出了许多头部玩家,而艺术类的短视频却鲜有KOL标杆。对此,邵忠希望在中国设立Nowness短视频奖项,选拔出优秀的创意人才,再参加全球评奖;此外,Nowness还将开展高端创意短视频的培训课程,“我觉得中国艺术短视频的创作环境还在起步阶段,每个人都是个体户。如果能够培训他们,把短视频做得更加专业,这也有利于本土整个艺术环境的发展。”
媒以言志
“媒体艺术家”的焦虑与坚持
在言必称焦虑彷徨的时代,老牌媒体人到底如何逐浪而行,又如何坚守底线?
媒体边界的不断消融
邵忠自称是“媒体艺术家”,并以天然乐观的态度看这个title:“有媒体也有艺术,这两者可以打通。现在的媒体生态良莠不齐,如果你把自己看成单纯的‘媒体人’,那你会打从心里感到焦虑。”
邵忠与著名艺术家张洹
除了不对自己的个人身份设限之外,他也将这样的理念运用到了集团布局中:“现代传播有两个最重要的专业艺术媒体,分别是《艺术新闻》和《艺术界》,目前它们也是国内十分有分量的艺术类媒体。我认为,现代传播不能将自己简单地局限在‘媒体’属性中,而是应该把自己看作‘艺术文化创意机构’,从这个角度来看待,能够生发更多的可能性,促成更多合作。”
在现代传播内部,员工不仅懂新闻,还懂文化和艺术。如邵忠所说,“一般的媒体不太具备这样的能力。”而在品牌合作层面,现代传播握有大批艺术资源,能帮助品牌选择艺术家进行合作,并根据品牌需求给出艺术领域的专业意见。
上海现代传播办公空间,名和晃平作品《棱镜鹿》
图源《艺术新闻》
商业&艺术如何平衡?
在“赚钱”的问题上,邵忠语气轻松:“目前现代传播没有太大的商业压力。”在传媒业休刊大潮之中,现代传播甚至逆势创办了《Lohas乐活》和《Numéro大都市》两本新刊。“有时候作为‘媒体艺术家’,就很少去考虑生意不生意的问题。看到哪个领域是空白的,我还是想去突破。如果你要纯粹从生意的角度去看的话,可能它并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投资。”
对于钱,他看得很开,“钱赚了就是用来花的,创刊也是我们应该做的、必须做的,并且因为我们专业,这是我们能做好的。如果你有很多商业压力,很多事情就会被挤压变形,比如为了赚钱难以坚守阵地或者见风使舵;如果没有,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走,可以从容一点。但很多人就不够从容了。”
“有很大商业焦虑的人还是别从事这一行了,做不好的。” 邵忠很笃定地说道。
Zine即是“誌”,言志为上
继《周末画报》的Paperzine和iWeekly的Mobilezine之后,Nowness又打出了Videozine的名号。
为何如此坚持Zine的概念?邵忠解释道,“最初Magazine是杂志,杂志是有态度、有志向的。我理解的zine就是志,繁体字是‘誌’,言志言志,不管你做什么样的Zine,都是要把自己的态度和志向呈现出来。”
在访谈中,邵忠话里常常提及“态度”、“开心”、“品位”等字眼,放在如今一片低压的传媒业,带有几分乌托邦式的色彩。身在变幻莫测的残酷市场,他也谈起了自己的焦虑:“目前焦虑其实也并不来自外部,更多是因为自己的力不从心。比如我很想把一件事情做好,艺术家总是会不停地挑战自我。”
“我宁愿坚持着自己的态度和品味死去,也不想放宽标准。如果做媒体都是死路一条,还不如死得光荣一点。”
一番浪漫英雄主义的宣言之后,这位身披昔日荣光的老牌媒体掌门人,会为现代传播书写出怎样的下半场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